我院师生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社会保障优秀调查报告与案例分析报告”成果交流会

发布者:刘璇发布时间:2024-12-10浏览次数:10

2024年12月7日,为深度剖析社会保障体系在多元场景下的运行实效,挖掘基层实践中的创新智慧,促进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紧密融合,构建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和云南民族大学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和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社会保障优秀调查报告与案例分析报告”成果分享会在云南民族大学成功举行。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监事、南京大学教授童星,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建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曹信邦,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教授蒲晓红,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立剑、辽宁大学教授边恕、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肖富群、南京大学教授严新明等出席了成果分享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云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37所高校的150余名师生参加了成果分享会。

本次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111所高校共计208份作品,经过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多名专家匿名评审,最终评选出26份优秀调查报告和19份优秀案例分析报告。由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冯广刚老师与蚌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刘欢合作指导,劳动与社会保障系本科生陈玥、何月,法学院张浩洋,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夏紫璇共同完成的调查报告《Who Cares for Caregivers:我国城乡失能失智老年人非正式照料者困境调查——基于安徽和河北两地调研》荣获优秀调查报告(不分等级)。

本次活动特设了社会保障本科人才培养大讨论环节,邀请了与会指导老师就本校的人才培养作经验交流,并共同探讨社会保障学科发展态势。我院冯广刚老师出席会议,就我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与各高校专家学者共同深入探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助推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一流专业做优做强。

在分论坛上,陈玥同学代表团队作了调查报告现场展示。本次研究通过对安徽、河北等地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究非正式照料者在照顾失能失智老人时面临家庭、经济、身心、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和困境。调查发现,非正式照料者不仅要承担日常照料的重任,还要应对经济负担、身心健康问题以及工作与照料之间的冲突。这些压力不仅影响了照料者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照料的质量和老人的福祉。因此,本研究提出对策与建议,包括加强社会化长期照料服务市场的建设,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以减轻非正式照料者的负担。同时,呼吁社会对照料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建立更为完善的支持体系,提高照料质量。这不仅关系到失能失智老人的福祉,也关系到社会和谐与家庭稳定。通过综合施策,可以有效地改善非正式照料者的现状,促进老年人的尊严和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社会目标。

社会保障是中国民生领域的重要议题,聚焦社会保障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典型案例进行分享和研讨,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社会保障专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国民福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活动是为了引导社会保障相关专业学生关注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次交流会也标志着我院师生作品连续两年入选成果交流会,不仅是对学生学术能力的一次检验,也体现出安徽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安徽财经大学将继续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以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撰稿:冯广刚、陈玥;审核:杨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