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助力小岗村“红旅+农旅”双链融合发展,7月14日至18日,我院“小岗新程实践团”重返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开展“传承小岗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用专业所学为小岗乡村振兴注入“青动能”。
15日下午,团队全体成员怀着期待与敬重之情,走进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在“红手印”与“绿田野”交相辉映的场景中,深刻体悟沈浩扎根小岗、鞠躬尽瘁的公仆情怀。大包干纪念馆展馆内一张张旧照片、一件件老物件,把1978年那个寒夜里的“十八个红手印”故事娓娓道来。16日清晨,薄雾尚未褪去,实践团同学们已踏进露水微凉的田野,开启“分田到户——责任田劳作”体验课。当第一缕阳光铺满垄亩,大家已切身读懂“一垄一世界,一步一艰辛”的农耕真义。
17日全天,实践团前往凤阳开展自选主题实践活动。在凤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大家了解了传统酿酒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感受着酒香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明中都遗址公园让团员们穿越时空,触摸到古代都城的繁华与沧桑,对凤阳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岗新程实践团以“红旅+农旅”双链融合为切入口,把课堂搬进了凤阳小岗的田埂与展馆。成员们既用脚步丈量“大包干”的滚烫历史,也用算法扫描“一粒米”的价值流向——红色故事被拆分成可沉浸、可交互的场景节点,葡萄藤、稻田里则被打造成可溯源、可增值的产业链路。目之所及,是改革精神在岁月中的熠熠生辉;心之所悟,是文化与产业在价值链上的同频共振。下一步,团队将深入研究以数字技术让红色记忆“活”起来,以区块链机制让农旅收益“链”起来,把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范式,用青春代码在改革原点续写春天的故事。
(撰稿:凌艳;审核:汪芳芳)